选人,最应该看重什么?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给了几个例子,然后做了一段经典的关于才与德的分析,给出了一个原则。
晋大夫智宣子选继承人,更看重才。晋大夫赵简子选继承人,更看重德。最终这两家族的命运截然不同。
智宣子选智瑶为继承人,因为他有五项长处:长得帅、精于骑射、才艺双全、能言善辩、坚毅果敢。但智瑶唯一的短处就是居心不仁。虽然族人劝智宣子,不仁的人如果身居高位,用他的长处来制服别人去做恶事,一定会离灭亡不远了。结果智宣子不听。
智宣子去世,智瑶当政。在一次与另外两位晋国大夫韩康子、魏桓子的宴会中,智瑶在席间仗着自己势大,就戏弄了韩康子。当家臣智国提醒他,“这样做会招来灾祸的”。智瑶不以为然,觉得自己势力强大,不给他们灾祸就不错了,谁敢说啥。然后智瑶向韩康子索要领地,得了一万户的城邑;而后又向魏桓子索要领地,又得了一万户的城邑。接着智瑶得寸进尺,又向赵襄子索要领地。赵襄子不给,智瑶大怒,集合韩、魏两家率军去攻打赵家。大军将赵家围在晋阳,引水灌城,大水把整个城都淹了,百姓的锅灶都被泡塌了,长出了青蛙,然而人民仍然对赵襄子忠心耿耿,誓死不降。一天,智瑶带着韩康子、魏桓子在城外水中巡视,得意地说“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”。结果这句话让韩康子、魏桓子想到水也能灭了韩魏两家,汾河水可以灌魏都城安邑,绛河水可以灌韩都城平阳,这让他俩不寒而栗。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城见韩魏二人,劝说道:“唇亡齿寒,古之常理。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,赵家灭亡就该轮到你们韩魏自身了。”几经劝说,韩魏反了,连同赵家杀了智瑶,尽灭智氏一族。
司马光说,智氏一族的灭亡,在于智瑶多才少德。
智氏一族的灭亡,在于智瑶狂妄、自大、骄傲、轻敌。越是身居高位,德行尤为重要,要能抵制权力等的诱惑、控制欲望、谨言慎行。智宣子选多才少德之人,估计他本人也是类似,分不清才与德。
另一个晋大夫赵简子在同一时期也在选继承人,他有两儿子,大儿子伯鲁、小儿子无恤。赵简子怎么选的呢?他把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,分别交给两个儿子,嘱咐说:“好好记住!”过了三年,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来,大儿子早不知道把竹简丢哪去了、上面的内容一句话也不记得;而小儿子无恤立即从袖中取出竹简,将上面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。赵简子认为无恤贤德,就立他为继承人。无恤即赵襄子,后来在晋阳之战跟韩魏两家一起灭了智家(上一段的内容)。在晋阳,百姓能对赵襄子忠心耿、誓死不降,是因为早年赵简子为其谋的退路。赵简子早年派尹铎去治理晋阳,减轻赋税、笼络人心,以期望将晋阳作为危难来临时的退路。这里不得不说,赵简子深谋远虑,居安思危、早早地就筹谋退路。赵襄子也确实贤德,他因为当年父亲赵简子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,竟不立自己的五个儿子。他封伯鲁的儿子于代国,称代成君,却不幸早逝,又立其子赵浣为赵家的继承人。赵浣就是在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封侯的赵烈侯赵籍的父亲。
司马光认为,才和德是不同的两回事,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,一概而论称为贤明,于是就看错了人。
- 所谓才,是指聪明、明察、坚强、果毅;所谓德,是指正直、公道、平和待人。才,是德的辅助资本;德,是才的中心统帅。
- 德才兼备,为“圣人”;无得无才,为“愚人”;德胜于才,为“君子”;才胜于德,为“小人”。
- 挑选人才的标准,如果找不到圣人、君子来委任,与其选择小人,不如选择愚人。
- 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、小人挟才以为恶。持有才干做善事,能处处行善;凭借才干做恶,就无恶不作。而愚人如果想做恶,因为能力不够,还是有所限制,就像小狗咬人,很容易被制服。如果小人有能力为非作歹,为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。
-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,有才的人使人喜爱;对喜爱的人往往宠信专任,对尊敬的人往往敬而远之,所以选人常常被才干蒙蔽而忘记了考察品德。
- 自古至今,国家的乱臣奸佞,家族的败家浪子,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举不胜举。所以治国治家者要能审慎地考察「才」与「德」两种不同的标准,知道选择的先后。
司马光分析了选人的原则,结论是,选人要分别考察「德」与「才」,德胜于才。
话说回来,这个道理似乎很明显,就说自北宋之后,多少人读过《资治通鉴》,这个开篇第二个观点应该被很多人所熟知。但为何还是出现了很多的乱臣奸佞、败家浪子?估计是选人的人自身没有做到德胜于才,自己没有分清区别、没有分清标准,或者从价值观上并不认同。
所以,可能得先要求自身能达到,才能分清和选对。